行業(yè)新聞

“放魚日”萬余尾中華鱘放歸長江 內(nèi)置“身份證”可追溯魚苗信息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5/6/7     瀏覽次數(shù):    

  6月6日,2025年“全國放魚日”武漢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武漢漁政碼頭舉行,包括中華鱘、胭脂魚、長吻鮠等保護動物在內(nèi)的近千萬尾魚苗被放歸長江。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和長江珍稀特有魚類保護的旗艦型物種,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本次放流的中華鱘均由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tài)研究所供應。工作人員為其中的一千余尾中華鱘幼魚植入了PIT標記(被動集成應答器),作為每條中華鱘的“身份證”,后續(xù)通過PIT標記識讀器掃描即可查閱到它們出生的時間、繁殖單位、魚苗批次、放流時間等信息,有助于建立中華鱘生長、洄游的全過程追蹤體系,便于后期的個體追溯,評估放流效果。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0551-65320456
友高服務(wù)號